您的位置: 繁星戏剧村 > 行业新闻 |
|
|
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罗密欧与朱丽叶》 |
|
|
时间:2016.10.25 作者:网站管理员 点击:918次 |
|
|
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罗密欧与朱丽叶》 编舞大师约翰·克兰科执导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被公认为是当今世上最具权威性的《罗朱》之一。舞蹈取材于莎士比亚的著作——《罗密欧与朱丽叶》,讲述了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两位青年男女相恋,却因家族仇恨而遭不幸的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和令人惊叹的编舞手法使得这部本来具有悲剧色彩的故事散发出熠熠的光彩。芭蕾舞《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采用了前苏联作曲大师普罗科菲耶夫的名曲,舞作刻画了年轻充满激情的恋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鲁莽冲动的朋友茂丘西奥,朱丽叶恃强欺弱的堂兄提伯尔特等戏剧角色,同时还加入大量独舞角色进一步丰富情节,从而使整个舞团可以有充分的空间来发挥并展示他们的表演和舞蹈才能。除去出色的编舞技巧本身,作品中激动人心的双人舞,惊险的剑术打斗场面和丰富的群舞场景以及出自尤尔根·罗泽之手奢华的舞台布景和亮丽的服装衬托着阳光照耀下的维罗那城市街道,为整部芭蕾作品的故事情节增色不少。 约翰·克兰科于1962年为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创排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过年的半个世纪里,舞团携这部作品走遍了世界。同时,包括加拿大国家芭蕾舞团、澳大利亚芭蕾舞团、芬兰国家芭蕾舞团和米兰斯卡拉大剧院芭蕾舞团在内的世界十多家知名艺术团体还将克兰科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保留剧目演出。 主创 编舞:约翰·克兰科 作曲: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 1962年12月2日由斯图加特芭蕾舞团首演 艺术总监:里德·安德森 助理艺术总监/芭蕾教练:塔马斯·德特里奇 舞美、服装:尤尔根·罗泽 音乐总监:詹姆斯·塔戈 助理音乐总监、指挥 :沃尔夫冈·海因茨 主演 首席舞者:康斯坦丁·艾伦、艾丽西亚·阿马特里亚因、戴维·摩尔、安娜·欧萨德森科 杰森·赖利、弗里德曼·沃格尔、埃莉萨·巴德尼斯 独舞演员:罗伯特·鲁宾逊、巴勃罗·冯·施特尔南费尔斯 领 舞:路易丝·施廷斯、马尔蒂·费尔南德斯·派克萨、马特奥·科洛卡-维拉 伴 舞:阿多奈·苏亚雷斯·达席尔瓦等 凯普莱特和蒙太古是一座城市的两大家族,这两大家族有宿仇,经常械斗。蒙太古家有个儿子叫罗密欧,有一天,他听说自己喜欢的女孩要去凯普莱特家赴宴,为了见一眼这位女孩,他和自己的朋友戴上面具,混进了凯普莱特家的宴会场,却被凯普莱特家的独生女儿朱丽叶深深吸引住。罗密欧向朱丽叶表示了自己的爱慕之情,朱丽叶也对罗密欧有好感。 第二天,罗密欧去见附近修道院的神父,请他帮忙。神父答应了罗密欧的请求。罗密欧把朱丽叶约到修道院,二人在神父的主持下结成了夫妻。 这天中午,罗密欧在街上遇到了朱丽叶的堂兄提伯尔特,提伯尔特借机杀死了罗密欧的朋友。罗密欧大怒,拔剑为朋友报仇,杀死了提伯尔特。 城市的统治者决定驱逐罗密欧,而凯普莱特命令朱丽叶嫁给帕里斯伯爵。朱丽叶去找神父想办法,神父给了她一种药,服下去后就像死了一样,但四十二小时后就会苏醒过来。朱丽叶依计行事,在婚礼的头天晚上服了药,第二天婚礼自然就变成了葬礼。可是,罗密欧在神父的送信人到来之前已经知道了消息。他在半夜来到朱丽叶的墓穴旁,杀死了阻拦他的帕里斯伯爵,掘开了墓穴,他吻了一下朱丽叶之后,就掏出随身带来的毒药一饮而尽,倒在朱丽叶身旁死去。等神父赶来时,罗密欧和帕里斯已经死了。这时,朱丽叶也醒过来了,朱丽叶见到死去的罗密欧,也不想独活人间,她没有找到毒药,就拔出罗密欧的剑刺向自己,倒在罗密欧身上死去。 约翰·克兰科总监、编舞 约翰·克兰科1927年8月15日生于南非的勒斯滕堡,他在开普敦大学接受了大部分的舞蹈训练,并于在校期间根据斯特拉文斯基组曲创作了《士兵的故事》。1946年,他进入伦敦的塞德勒斯·威尔斯学校继续深造并很快地成为了塞德勒斯·威尔斯芭蕾舞团(后来的皇家芭蕾舞团)的一员。1947年,克兰科根据德彪西的钢琴曲《儿童乐园》为塞德勒斯·威尔斯芭蕾舞团编排了一部不同凡响的作品。从1949年起,他开始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编舞工作当中,为塞德勒斯·威尔斯芭蕾舞团编创了大量极其成功的作品。1955年,他为巴黎歌剧院编创了《美丽的海伦》;1957年又为皇家芭蕾舞团创作了平生第一部全剧芭蕾《塔王子》。1961年,约翰·克兰科被当时的符腾堡国家剧院(现在的斯图加特国家剧院)总监沃尔特·埃里克·雪夫任命为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团长。 在斯图加特工作的初期,克兰科注重编创简短的芭蕾作品,并同时引进了一批包括埃冈·梅森、理查德·克拉贡和布丽奇特·凯尔等优秀的演员。其中最重要的一位年轻的巴西女演员玛西娅·海蒂后来成为了他的缪斯女神和创作灵感的源泉。1962年12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世界首演为克兰科的事业带来了重大的突破。演出受到了广大媒体和观众的一致赞誉。克兰科在斯图加特创作了如《赌牌》《韦伯作品一号》和交响芭蕾《首字母R.B.M.E》等很多小节目精品,但是真正为克兰科在一系列伟大编导的圣殿中占得一席之地的是他的叙事性芭蕾作品,如《奥涅金》《驯悍记》《卡门》《迷人的诗篇》和《寻踪》等。另外克兰科还鼓励其剧团的年轻演员们如伊日·基利安和约翰·诺伊梅尔迈出了他们通往编舞事业的第一步。 1969年,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成功巡演中,克兰科在细腻地讲述故事并编制清晰的戏剧结构方面的天赋,以及他对双人舞编排在艺术上优雅高超的掌握,彻底征服了纽约的观众。随着克兰科和他年轻剧团的世界巡演,全球范围内的赞誉接踵而至。 1973年6月26日,克兰科在结束了又一次成功的美国巡演后在回程的飞机上意外去世,享年45岁。 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 斯图加特芭蕾舞团拥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符腾堡宫廷的皇家芭蕾舞团,在18世纪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代。1759年到1766年期间,伟大的舞蹈改革家让-乔治·诺维尔作为当时的芭蕾舞大师,对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发挥了独特的影响力。在18世纪到20世纪初期间斯图加特成为备受好评的欧洲舞蹈中心的过程中,芭蕾舞大师菲利普·塔里奥尼(1777年至1871年)和艺术家奥斯卡·施莱默(1888年至1943年)等人做出了杰出贡献。1945年后,来自巴黎、伦敦和俄罗斯芭蕾舞蹈团的众多演出再次点燃了斯图加特公众对古典舞蹈的兴趣。 1957年,蒙地卡罗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前舞蹈演员尼古拉斯·贝瑞奥佐夫受聘执掌斯图加特的符腾堡州立剧院的芭蕾舞团。尼古拉斯·贝瑞奥佐夫扩大了该芭蕾舞团的规模,重新规定了演出剧目,并复排了《睡美人》《天鹅湖》和《胡桃夹子》等叙事的经典剧目。 约翰·克兰科 时代(1961年至1973年) 1961年,约翰·克兰科被任命为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的总监和编舞,由此开创了全新的时代。在随后的12年中约翰·克兰科缔造了斯图加特芭蕾舞历史上的最盛时代,同时也是20世纪伟大的编舞家之一。 格伦·泰特利时代(1974年至1976年) 约翰·克兰科在1973年的不幸早逝可能意味着“斯图加特芭蕾奇迹”的结束,但他已经为舞团的持续成功奠定了基础:约翰·克兰科在1973年去世前不久,曾邀请美国的舞蹈编导格伦·泰特利担任驻团编舞。1974年泰特利被任命为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的总监,泰特利有现代舞蹈的背景,在担任总监的短期内极大影响了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并创作了《自愿》(1973年)、《春之祭》(1974年)或《达芙妮与克罗埃》(1975年)。他成功地扩展了舞者的思想和身体极限,并传达了一种全新的运动语言和现代舞蹈美学。 玛西娅·海蒂时代 (1976年至1996年) 继格伦·泰特利在1976年辞职后,首席芭蕾舞演员和领舞者玛西娅•海蒂担任了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的团长。玛西娅·海蒂上演了汉斯·范·曼恩、莫里斯·贝嘉、舞团前成员约翰·诺伊梅尔、吉里·基利安的作品,极大丰富了演出的剧目。最重要的一点是,她先后任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的舞蹈演员威廉·福西斯和乌韦·肖尔茨作为驻团编舞,使得斯图加特芭蕾舞团一举成为世界舞台上艺术最有趣的芭蕾舞团。1987年上演的《睡美人》也为玛西娅·海蒂收获了巨大的成功。 里德·布赖斯·安德森的时代(1996年至今) 从1969年到1984年,里德·布赖斯·安德森担任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的舞蹈演员,从1978年起担任该舞团的首席舞蹈员。从1987年到1989年出任于卑诗省芭蕾舞团的总监,从1989年到1996年担任加拿大国家芭蕾舞团的总监。在斯图加特的第一个表演季中,里德·布赖斯·安德森为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引进了21名才华横溢的新舞者,获得了评论家的好评,被誉为“全新斯图加特芭蕾舞团”。他采用了极其多元化的编舞,为年轻编舞家提供创造的机会,同时继承了约翰·克兰科的遗产,并持续上演古典和新古典的剧目,由此续写了舞团的辉煌篇章。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的演出技艺精湛出色、剧目风格丰富多彩,不仅吸引了全球观众,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舞蹈人才:该舞团的人员来自25个国家。至今斯图加特芭蕾舞仍一如既往地活跃在全球巡演舞台上。
|
|
|
|
|
|
|
|